一、產品概述
為了拓寬設計復合地基的基礎處理和預制混凝土構件的結合優化及其應用,更好地貫徹國家技術經濟政策,做到安全適用、質量確保、技術先進、經濟合理、綠色環保。在目前CFG樁產品單一,容易產生縮頸、夾泥等突出質量問題受到局限的基礎上,經過研發試驗對預制勁性體PPRC作為剛性復合地基設計的增強體,很好地拓寬并解決了建筑基礎設計和基礎處理的新領域。
二、源自規范的依據
1、 依據《復合地基技術規范》 GB/T 50783 -- 2012 第14章節的規定:
14.1.2 剛性樁復合地基中的樁體可采用鋼筋混凝土樁、素混凝土樁、預應力管樁、 大直徑 薄壁筒樁、水泥粉煤灰碎石樁(CFG)、二灰混凝土樁和鋼管樁等剛性樁。鋼筋混凝土樁和素混凝土樁應包括現澆、預制,實體、空心,以及異型樁等。
2、依據《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JGJ 79-2012 第7章節的規定:
7.7.2.2 樁徑:長螺旋鉆中心壓灌、干成孔和振動沉管成樁宜為350mm~600mm;泥漿護壁鉆孔 成樁宜為600mm ~800mm;鋼筋混凝土預制樁宜為300mm~600mm。
3、依據 《預應力管樁技術標準》JGJ/T 406-2017 第6章節的規定:
6.1.1 當采用管樁作為復合地基豎向增強體時,應根據地質條件,工程特點與地基處理要求,結合工程當地技術水平與地方經驗,可單獨使用形成剛性樁復合地基,也可與碎石樁、水泥土樁、灰土擠密樁和土擠密樁、現場灌注的混凝土樁等組合使用,形成多樁型復合地基。
4、計算參數取值
fspk=λm*Ra/Ap+β(1-m)*fsk 《 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7.1.5-2)
Ra = up∑qsi li + αqp Ap 《 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7.1.5-3)
《復合地基技術規范》 第14.2.5條中指出,單樁承載力發揮系數λ和樁間土承載力發揮系數β,宜結合具體工程地區經驗進行取值,無地區經驗時,λ可取1.00,β可取0.65-0.90。
《 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第7.7.2.6條中指出,λ和β應按地區經驗取值,無經驗時λ可取0.8-0.9;β可取0.9-1.0;處理后的樁間土承載力特征值fsk,對擠土成樁工藝,一般黏性土可取天然地基承載力特征值;松散砂土、粉土可取天然地基承載力特征值的1.2-1.5倍;按式(7.1.5-3)估算單樁承載力時,樁端端阻力發揮系數α可取1.0。條文說明中指出,單樁承載力發揮系數和樁間土承載力發揮系數的取值范圍在0.8-1.0之間,單樁承載力發揮系數取高值時樁間土承載力發揮系數取低值,反之亦然。
綜上所述,我們計算時黏性土λ取0.9,β取1.0;松散沙土λ取1.0,β取0.9,α取1.0。
三、企業標準
四、產品特點(與CFG相比)
①自動化工藝生產,規格齊全,質量可控;
②樁身混凝土強度高,有一定的抗裂、抗水平力性能;
③單樁承載力高,更適合用作樁復合地基;
④從生產、運輸、施工和驗收,時間緊湊,節省工期;
⑤施工現場文明整潔,便于施工,便于管理;
⑥按單平方承載力計算,造價更低,經濟合理,綠色環保。
五、施工效果
咨詢熱線:曹經理 13639412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