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部副部長易軍發話:誰掌握BIM,誰就贏得未來!
BIM(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即建筑信息模型,是以三維數字技術為基礎,集成了建筑工程項目各種相關信息的工程數據模型,是對該工程項目相關信息的詳盡表達。應用建筑信息模型,可以支持項目各種信息的連續應用及實時應用,這些信息質量高、可靠性強、集成程度高而且完全協調,大大提高設計乃至整個工程的質量和效率,顯著降低成本。在建設領域,BIM日益成為關注焦點,與之相關的話題也隨之升溫。大潮初起,泥沙俱下。洶涌而來的BIM熱潮是一場實實在在的技術革命。
住建部副部長易軍放言:誰掌握BlM,誰就贏得未來!
1、堅持企業創新主體。企業要以市場需求引領創新,驅動創新,向創新要市場、要效益。要培育一批建筑產業化龍頭企業,在標準化設計、工廠化生產、裝配化施工、一體化裝修、信息化管理、智能化應用等方面率先轉變生產方式。政府部門要為龍頭企業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2、突破技術發展瓶頸。必須要推廣應用BIM等先進的信息技術,實現工程項目各階段信息共享和傳遞,提升工程建設的效率和品質。誰掌握了BIM的全過程運用,誰就贏得了未來,特別是工程總承包的企業。支持軟件企業自主研發適合中國國情的BIM應用軟件,鼓勵BIM軟件產業化、系統化、標準化,解決BIM平臺和數據集成等一系列重大技術問題。
3、整合行業資源。首先要整合產業鏈優質資源,上下游融合互補,形成完備的產業鏈條,切實解決目前產業鏈脫節的問題。其次要整合地方技術資源。集中優勢形成拳頭,全國一盤棋,市場會更開闊,核心競爭力會更強。最后要整合產學研資源。要鼓勵建立產業聯盟,讓科學技術盡快地轉化為生產力,促進新技術、新產品的工程應用。
4、創造良好發展環境。要認真梳理建筑產業鏈,找出阻礙建筑產業化發展的條條框框;要加強頂層設計,研究和制定針對建筑產業化發展的系統的、可落地的政策制度;政府部門要創造一個更加公平、開放、合理、有利于生產力發展的建筑生態環境,讓企業在市場中充分競爭、做強做大。
楊寶明說:BIM,是必須的戰略
1、在目前這個時點上,BIM已不再是行業前沿性的技術,而是行業的大趨勢,是建企必須的戰略。企業內保守勢力因這樣或那樣的原因,反對BIM技術在企業內的及早普及和深入應用,無異于漠視企業前程。
2、雖然很多企業嘗試BIM技術投入產出收益不大,整個行業負面評價也不少。但在全行業看來,仍然有足夠多的成功案例證明,BIM技術有較快、較好的投入產出比,并對項目全過程的進度、技術、成本、和質量安全管理帶來明顯的效果,產生較大的經濟效益。
3、前述這種情況主要原因在于選擇BIM方案不當,實施方法不對。總以為BIM這個詞是老外搞出來的,BIM技術也一定是老外的好,不清楚國外的BIM方案在設計階段有較大優勢,但施工階段的本地化、專業化尚有一段較長距離。專業化、本地化不行,建模效率低,連一套工程數據拿不出來,效果自然差。理論和大量的實證調研證明,如果施工企業從項目招投標開始到竣工、維修服務結束,全過程充分應用BIM技術,大部分企業的大部分項目,有5~10%的利潤空間可以挖掘。
4、建筑業項目精細化管理喊了10多年,沒有任何實質性的進展。一大原因在于建筑業的快速增長,讓我們的人力資源跟不上,項目管理資源嚴重配置不足;二是建筑行業本質所決定:傳統項目管理作業手段,無法應對項目海量數據的即時處理,無法解決協同效率低、錯誤多的問題,即使施工6層樓高的保障房也是如此。BIM技術的普及深入應用將大大緩解項目管理的這兩大挑戰!
5、BIM技術的核心價值在于,幫我們將工程實體成功創建成具有多維度結構化的數據庫的工程數字模型,且數據對象粒度可以達到構件級。實質上BIM就是一個工程項目高細度數據度,大幅提升了項目管理的數據能力(計算能力),讓我們具備了項目管理一直需要強大支撐平臺:一是在數據獲取上,我們可以隨時隨地、快速獲取最新、最準確、最完整的7D結構化工程數據庫;二是在項目協同上,有了創建、管理、共享數據高效協同平臺;三是在數字樣品上,通過實現虛擬建造,大大縮小了與制造業的差距,在施工中的大量問題,在施工前可以避免掉。
6、BIM技術的這些能力和價值,相對以往的項目管理技術手段,都是前所未有的。可以判定,BIM技術將給施工企業項目精細化管理、企業集約化管理和企業的信息化管理帶來強大的數據支撐和技術支撐,突破了以往傳統管理技術手段的瓶頸,從而帶來項目管理革命。
7、可以預見,BIM技術將成為建筑業的操作系統,越來越多的各崗位作業將在基于BIM系統上完成,這樣能讓工作更高效、質量更高,讓工作成果可存貯、可搜索、可計算分析。繼續在傳統管理技術手段上進行項目管理作業,將與基于BIM的管理模式有很大的效率和質量落差,在進度、成本和質量安全管理上將差距巨大,企業競爭力將無從談起,這樣意味著,不在BIM技術應用上及時跟進,即面臨淘汰的危險。
8、但確還有較多的企業、較多的企業高管在糾結BIM技術給企業和自己帶來的沖擊,有的始終停留在靠不透明獲利的守舊思維上,有的怕透明化給自己權力帶來的威脅。但行業真相是最不透明的建筑業,行業利潤一直是最低的,不透明沒有給我們帶來高利潤。我們更應看清的現實倒是:當行業增速減緩時,如何提升自己的成本競爭力?當業主方有能力搞得很清時,我們自己搞不清怎么辦?當競爭對手有能力搞得很清時,我們自己搞不清怎么辦?現在起步,尚未為晚。盡快行動,讓BIM技術盡早在企業內普及深入應用,完全可以讓BIM技術應用成為自己企業一個核心競爭力!
預測到在2020年,BIM專業技術人才的需求數量將突破數60
不難看出,正因為BIM所產生的效應如此巨大,國家號召,行業推行,越來越多的省份開始著手編制地方BIM標準,推行政策及獎勵辦法,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組建BIM團隊。越來越多的業主、總承包單位要求關聯BIM崗位專業技術人員!
BIM專業技能證書全國通用,是建筑信息模型(BIM)技術能力的證明,是從事建筑信息模型(BIM)工作的從業資格和就業憑證,是擔任專業技術與管理職務的任職資格,是承接大型項目參與招投標的基礎條件與加分必備證書,是提升工程質量和效率、降低造價和節約資源、推動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要參考依據。